无障碍阅读
个人中心
适老化模式
搜索
首 页
要 闻
领 导
政府信息公开
办事服务
互 动
县 情
智能小掖
甘快办
收藏
订阅
温馨提示:
收藏、订阅需先登录,系统检测到您未登录,请点击“确认”将为您跳转到登录页面。
确认
当前位置:
首页
>>
要闻
>>
各镇动态
【深化“三抓三促”行动】宣化镇:党建领航聚民心 “板凳会”议事绘新景
来源:高台县宣化镇
作者:闫静蓉
发布时间:2025-10-22 15∶34
字体:【
大
中
小
】
打印
“小板凳,大民生。”宣化镇以党建为引领,将“板凳议事会”打造成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重要载体,通过下沉服务、问计于民,让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,为美丽乡村建设筑牢根基。
“庭院板凳”架起“连心桥”,开辟民意直通车。
“村东头的排水沟该清淤了”“能不能请农技专家来讲讲人参果管理技术”“邻里纠纷调解得再及时些”……近日,宣化镇台子寺村的一处庭院里,一场热闹的“板凳议事会”正在进行。20余名村民围坐成圈,你一言我一语,围绕民生琐事、发展难题畅所欲言。党员干部搬来板凳坐在群众中间,用方言土语唠家常、聊诉求,打破了以往会议室里的拘谨氛围。这种“庭院围坐”的议事形式,正是农区党建中“基层党组织发挥‘前哨’作用”的生动实践——通过固定载体收集群众诉求,让村民从“站着看”变成“坐着议”,从“旁观者”变身“参与者”,推动形成“大家事大家议、大家管”的自治新局面,也让“四议两公开”等制度在潜移默化中落地生根。
“清单督办”打通“梗阻点”,办好民生实事。
“议事不是摆样子,说出口的就得有回音。”宣化镇建立“收集—梳理—办理—反馈”的闭环机制,将“板凳议事会”上收集的意见建议分类列成清单,明确责任人和办理时限,定期在村务公开栏“晒进度”。今年以来,通过这一机制已解决道路修补、渠道衬砌、地灾避险搬迁安置点建设等民生问题26件,群众满意度达98%。针对乐三村村民在议事会上集中反映的道路破损难题,该镇仅用两个月就完成了通村路拓宽硬化工程,让曾经的“搓板路”变成了“舒心路”。这一过程中,网格干部全程跟进督办,既完善了网格运行机制,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“倾听需求建议,帮办实事好事”的服务承诺,有效破解了部分区域“党组织服务功能弱” 的问题。
“多元共治”激活“内动力”,凝聚治理共识。
为让“板凳议事会”见实效,宣化镇创新“3+N”模式,以“镇村干部+乡贤骨干+村民代表”为固定架构,吸纳人大代表、致富带头人等专业力量,构建议事共同体。在贞号村产业发展议题中,议事会邀请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、种植大户共同谋划,通过“产业链党建联建”思路,确定了臻品蔬菜产业基地建设项目,建成了10座“双拱双膜”全钢架智能温室大棚,推动集体经济稳步增收。同时,议事会专门设“移风易俗”环节,党员带头签承诺书,修订村规民约整治陋习,结合“红黑榜”“积分超市”等奖惩机制,引导群众投身乡村事务,让“干部干、群众看”的被动局面转变为“干群携手干”的生动场景,持续迸发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。
宣化镇通过“板凳议事会”,让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,在家长里短中摸清了民情、化解了矛盾、凝聚了共识。这小小的板凳,不仅架起了干群沟通的“连心桥”,更成为汇聚民智民力的“聚能环”,将农区党建“四项任务”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,为共同富裕注入了持续动力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【关闭窗口】